生活中,有很多靠手吃飯的手藝人,他們靠著雙手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泗陽縣一對做餅夫婦徐養(yǎng)文、胡學華,他們按照傳統發(fā)面餅手法做鍋貼、做圓餅,讓人每每品嘗起來,都有記憶中的面餅香味。
中午十二點,剛吃過中飯的徐養(yǎng)文就開始忙碌起來,他在為下午需要賣的面餅做準備。55歲的徐養(yǎng)文和老伴原本都在張家港務工,兒女在本地成家后,老兩口也選擇了返鄉(xiāng),并學得一門手藝開始創(chuàng)業(yè)。
夫妻倆每天需要做兩種面餅,一個是鍋貼,另一個是芝麻餡圓餅。雖然按照現在的發(fā)酵粉做法更快,但是,夫妻倆每天堅持早晨五六點鐘起床和面,用面頭發(fā)面,到面餳約六個小時以后,再加入堿面攪拌。對于不常做面食的人來說,給發(fā)面使堿可不是件容易事。
只見攪拌機里盛了有六十多斤的大面團,徐養(yǎng)文將堿面和水以后,一邊攪拌一邊少量加入,還不時地用刀切一小塊拿出來查看一下。
徐養(yǎng)文:像這塊面用堿用好了,光滑離手,然后切開橫截面氣泡呈圓形就用好堿了。
光這使堿一個步驟,就花去了一個小時,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攪勻之后,就真正的進入揉面團環(huán)節(jié)了。
在正式上鍋之前,這些揉好的小面團還需要靜置一段時間,使得做出的面點更加地筋道。待所有面團揉好以后,就擺入電熱鐺烤制。
此時,白色的霧氣圍繞在電熱鐺周圍,掀開蓋子,一股香甜的面食味道散發(fā)到空氣中,鍋貼上軟下脆,且底脆而不糊,芝麻圓餅中濃濃的芝麻香讓人回憶起過去的味道。隨著面餅出鍋,不少顧客已經趕著上門購買了。
看著顧客拎著購買的鍋貼和圓餅滿意而歸,徐養(yǎng)文夫妻倆覺得特別開心。
總共: 1頁
作者:泗陽臺 徐帆 王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