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藥的效果一定會比老藥好嗎?
2022年11月06日09:00 來源: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各種新品種、新制劑層出不窮,部分廠商為了追求利潤,在新藥的宣傳上言過其實,夸大了藥品的療效而對其副作用卻避而不談,給人們造成一種新藥比老藥好的錯覺。更有甚者將老藥“改頭換面”,換個名稱或者劑型就當作新藥上市,這類新藥其實與老藥并無本質(zhì)區(qū)別。
老藥由于使用時間長,其安全性和療效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長期的市場檢驗,其中大部分因自身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用途廣泛等特點而被廣大患者所接受。而新藥由于面市時間較短,臨床使用的時間并不長,對于其毒副作用和治療效果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探索和檢驗。如頭孢菌素,目前有5代產(chǎn)品,多達百余種藥品,如1976年上市的一代頭孢拉定,2008年上市的第五代頭孢吡普,相隔40多年,但各自的抗菌譜不同,用途也不盡相同,未必分清是哪個好?新藥未必好于老藥,而老藥未必差于新藥。我們在治療過敏性干咳時,就應用第一代的抗過敏藥氯苯那敏,其效果好同時助眠;第二代的抗過敏藥氯雷他定反而不如前者,且有心臟毒性。
在新藥的使用中頻繁發(fā)生的藥害事件也為患者敲響了警鐘。例如,20世紀中期發(fā)生的沙利度胺事件。原西德的一家藥廠生產(chǎn)了一種名為沙利度胺的安眠藥(也被譯為“反應?!保瑢θ焉锲诘膵D女有明顯的止吐效果,被譽為“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應藥物”,成為“孕婦的理想選擇”。一時間在各國競相上市,風靡世界。但是,1961年10月,在原西德婦科學術會議上,有3名醫(yī)生分別報告發(fā)現(xiàn)很多嬰兒有類似的畸形。這些畸形嬰兒沒有臂和腿,手和腳直接連在身體上,很像海豹的肢體,故稱為“海豹肢畸形兒”及“海豹胎”。1956—1962年間,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共報告海豹型畸胎1萬余例,包括原西德至少6000多例、英國5500多例、日本1000多例,我國臺灣地區(qū)也至少有69例。雖然此次事件發(fā)生后,藥品安全性在新藥的開發(fā)中得到了極大重視,但是仍然難以避免新藥在安全性和療效方面的某些缺陷。
因此,新藥未必都是好藥,老藥未必就不是好藥,不能盲目地迷信新藥,服用新藥時必須保持更加謹慎的態(tài)度,而且由于新藥普遍價格較貴,輕則浪費金錢,重則對自身健康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