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很多人為了革命遠離家鄉(xiāng),甚至在他鄉(xiāng)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些烈士中的一部分還有家屬經(jīng)常前來祭掃,但還有一些人卻永遠孤獨地長眠于他鄉(xiāng)。最近,無錫江南晚報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一條信息,稱在無錫市革命烈士陵園,一些長眠于此的烈士多年來一直無人祭掃,其中就有一位沭陽人,名叫毛系雙。一起來聽聽這段差點隱沒在歷史長河里的故事。
沭陽烈士犧牲無錫 多年無人祭掃
江南晚報發(fā)布的信息中寫到,在無錫市革命烈士陵園內(nèi),共安放著209位烈士的忠骨,其中有59位烈士一直未曾有親人來探訪祭掃,他們的籍貫遍布全國各地,但都是壯烈犧牲在無錫的英雄。清明節(jié)之際,江南晚報和無錫市革命烈士陵園,聯(lián)手發(fā)起為烈士尋親的信息。信息發(fā)布后,網(wǎng)友們紛紛關(guān)注。
信息中,在有簡要事跡的烈士一項里,有一位叫毛系雙的沭陽人。
信息顯示,毛系雙,男,1934年出生,1959年2月27日在舜柯山國防施工中因開挖坑道犧牲。中國人民解放軍0一00部隊三支隊班長。那么這位烈士的家人現(xiàn)在還在沭陽嗎?在沭陽能找到這位烈士的信息嗎?了解情況后,記者即刻趕往沭陽縣檔案局進行尋訪,希望在那里得到有效信息。
在沭陽縣檔案局,根據(jù)記者提供的信息,工作人員在復原退伍軍人檔案目錄里查找毛系雙這個名字,目錄里時間最早的是1952年。
沭陽縣檔案館保管利用股股長 李艷:我們從1952年一直查到了1991年,沒有這個人的檔案。1952年之前我們這邊沒有檔案移交過來。我們這邊是按照姓氏整理檔案的,不是按照部隊。
不僅如此,檔案局可查詢的信息都是軍人退伍信息,而毛系雙是烈士,所以當?shù)貦n案局并沒有信息記錄在案。雖然在檔案局并沒有結(jié)果,但是工作人員建議記者可以在一本名叫沭陽縣民政志的資料上進行查找,那里可能會有記者想要的信息。為了找到這本書,記者聯(lián)系了沭陽當?shù)匾晃涣私忏痍柨h史的老人楊鶴高,他的家里藏書較多,也許能為記者提供有效信息。
果然在楊鶴高老師的家里,記者找到了想要的沭陽縣民政志。并很快有了結(jié)果。
現(xiàn)場:看,這個,毛系雙,1933年的南關(guān)鄉(xiāng)楊店村,楊店村現(xiàn)在還有嗎?楊店村,現(xiàn)在改叫夢溪小區(qū)了,夢溪小區(qū),那我如果去那兒找會不會能找到?到那兒就得問問了。他是1959年2月在無錫因公犧牲。
哥哥尚在 家人一直記得這位親人
楊老收藏的沭陽民政志中,果真找到了這位名叫毛系雙的烈士,而且相關(guān)信息也都能吻合,但因為年代久遠,加之地名拆遷變更,史料記載的原沭陽縣南關(guān)鄉(xiāng)楊店村已經(jīng)變更成了現(xiàn)在的夢溪小區(qū),那我們還能找到毛系雙烈士的后人嗎?接著往下看。
在沭陽縣夢溪小區(qū),記者向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居民了解情況??墒钦伊艘蝗?,很多居民對毛系雙這個人似乎都沒有聽說過。但是有人建議可以找到當?shù)氐拇迕窠M長,名叫毛尚金。他曾是村里的村民小組組長,對村民的情況更了解些。隨后記者也輾轉(zhuǎn)找到了毛尚金,沒想到,事情一下子有了轉(zhuǎn)機。
毛組長告訴記者,這里曾是沭陽毛姓的集中地,而且他曾經(jīng)也聽說過毛系雙這個人,據(jù)村里的老人說是戰(zhàn)爭中犧牲的,而且毛系雙在當?shù)夭]有妻兒后代,但是還有一位哥哥在世。他隨后帶著記者前往尋找。
終于,在小區(qū)33棟樓的一個車庫里,記者見到一位躺在床上的老人。
原來,床上這位名叫毛系學的老爺爺就是毛系雙的親哥哥,今年已經(jīng)86歲了。因為耳朵有些失聰,所以溝通比較困難,只能了解到毛系雙的少部分信息。毛系學說,自己的弟弟是在一次部隊開山道的過程中,因為炸藥意外著火犧牲的。
毛系雙哥哥 毛系學:他開山,和連長一起去開山,開山別人跑出來了,他看有自來水管想把火星呲滅了,沒等到呲滅炸了,犧牲了。他還沒跑到外面犧牲了。
毛系雙犧牲時年僅26歲,讓人心酸的是,當時的毛系雙已經(jīng)和老家當?shù)匾晃还媚镉喕?,未婚妻一直等著他回家娶親過門。
毛系學知道弟弟犧牲后,當年也去了無錫,在烈士墓里面找到了哥哥毛系雙。
然而在那個人人討生活的年代,對于長眠于異鄉(xiāng)的弟弟,毛系學也無能為力,加上自己還有兒女要照顧,時間久了,無錫的烈士陵園也就去的少了,漸漸地也就不去了?,F(xiàn)在老人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加上長期臥床,對弟弟的思念也只能放在心里。
毛爺爺?shù)膬号畮缀醵荚谕獯蚬?,記者隨后也電話聯(lián)系到了毛爺爺?shù)拇髢鹤用星?。毛尚芹?968年出生的,對于叔叔毛系雙的情況只是聽父親偶爾提過。對于這個叔叔,他也因為忙于生計一直沒有時間去祭掃過。但是家里人一直都記得這個叔叔。
經(jīng)過記者的一番尋找,這位烈士的故事也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長眠他鄉(xiāng),又沒有留下子女,確實讓人心酸又敬佩。他為新中國的建設(shè)付出了生命,這些功績不應(yīng)該被忘記,讓我們永遠牢記他。